近年来存在许多非法“代理退保”公司借助微信、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“可办理全额退保”等信息,诱导保险投保人委托该公司进行代理退保,以杜撰、虚增、伪造保险公司违规行为的方式编写投诉信,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保险公司,迫使保险公司支付超过合同约定金额的退保金。
【案例介绍】
2025年5月,滨州无棣县张女士受网络平台影响,寻求“第三方代理退保”,对方称自己是一名“律师”,该名“律师”告知张女士购买的保险非常不好,退保金额非常低,并声称自己可以协助其全额退保,但退保成功后支付保费的30%作为手续费,经多轮“洗脑”,张女士在该“律师”指导下将投诉信寄出,公司工作人员收到信函后第一时间对反映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,发现信函内容与前期“某代理退保公司”的内容比较相似,因此推测有“代理退保”黑产公司介入,经工作人员耐心沟通,张女士终于承认有“代理退保”人员联系自己,对方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及保单原件寄至指定地点作为抵押,并“恐吓”张女士若中途反悔将追究其“法律责任”,公司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“代理退保”黑产的典型套路,为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及保险保障,工作人员耐心为其讲解“代理退保”黑产的危害及影响,最终与张女士达成一致,继续保留保单,撤销全额退保申请,并删除不法分子联系方式,不再轻信所谓的虚假承诺。
【非法“代理退保”常见特征】
1、虚假宣传:冒充“律师”、“维权专家”联系消费者,宣称“全额退保”“无损失维权”,通过短视频、社交平台发布“成功案例”诱导消费者。
2、煽动焦虑:通过贬低保险产品价值,夸大保单缺陷,制造焦虑。
3、索取信息: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保单、手机卡等信息。
4、收取费用:以“手续费”“材料费”等名目预收定金(通常为退保金20%-50%)。
【风险提示】
1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,对于所谓“退保维权专家”承诺可100%退保的提高警惕,不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、保单等敏感信息,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,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。
2、退保后将失去保险保障,若突发疾病或意外将面临巨额支出。
3、教唆、伪造证据者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4、如果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,消费者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,保护自身权益。
a股怎么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